
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32页)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
朋友好心对我们说:你做人非常失败,我们听了不必生气,应该自我检讨:我做人是成功...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前常住物;四、十方现前常住物...
一谈到西方,就是死亡的代言词,死了就什么都没有,非常恐怖。不是这个样子。很长时...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常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
我们想要超越三界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练。将施妙药,先候病源,吃药...
问: 事与理的统一怎么那么难?在家居士的万缘放下真的不容易,有个故事说一个婆婆...
在诸佛派侍者问讯世尊的时候,佛的表现是什么?含笑。问的时候没有答复,就含笑;含...
老实头很可爱,知道自己业障深重,知道自己一钱不值,唯有靠阿弥陀佛才能解决问题。...
《大乘起信论》讲熏习修。你感觉你哪一样烦恼重,你就慢慢熏习,把你熏变了。如果你...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你只要读过...
知老居士,为己躬下一着,决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当急时也。但参究工夫,一向都说...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别人放不下的东西放下了,为了担当学佛和弘法的...
看莲池大师的一个说法。他说予就是莲池大师自称,他说: 我一生崇尚念佛(他是净土...
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有个好处,就是让他在十天当中,你看看你自己。...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是,同样是劝人向善,佛法却是...
为什么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够突破?为什么有些人学佛三十几年,你三十几...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这个老成 就是指阅历丰富...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果你年纪大了,好好念佛得了,...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习惯了,他来吃素就觉得很...
佛经中说四大苦空。这就是《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四大苦空。我们要出离,不要去执着...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顾十方同...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费闲歌〉明憨...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来,如果他有清净的戒德持戒的...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意义的。 就是说得到人身不容...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西方极乐世界的蓝本,其中有一...
问: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大安法师答: 我不知道你这问题的出发点在什...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那么我希望把...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相违,愿力不够,定力不够,...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学佛的,她的处理方法是:先...
问:用攀缘心为自性,如煮沙成馔。今念佛心,是攀缘邪,非攀缘邪?若是,则一切觉观...
问: 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陀佛、观音、势至也有过诅咒...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参禅,那是上根利器能参的;人...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人都很复杂,有很多很多的妄想...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在一起。既然积极是这么正面的...
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由彼无智故,受苦复过是。如果...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瓷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地】 譬如大地是总说。 【...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能治。则真俗互显,能所对治,...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尊容的时候,内心...
【原文】 无常迅速,虽老少无别。然年少人犹处未定之天,妄冀长寿;若老年人,则定...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你不服气,好,我把菩萨的因地...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文章,您说到儒释道不是一家...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之火为智慧火,于中游戏出没自...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准。我们现在的水平,烦恼是...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他的目的是要度化...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性是全真在妄,全妄在真...
僧稠大师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虽名振...
福报的大小是每个人修的。我们不要认为我力量不够、我的财富也没有,自己生活也很困...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铭心哪。唐代有一个子邻法师,...
当你的懈怠放逸占了上风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状态,这种道气、道力都体现不出来。那...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又何苦这么辛苦地想让神识往...
问: 印祖一再地说不要怕死,可是我真的好怕死,生活的主题也是怎样锻炼身体。请法...
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佛陀说的,外道为什么修行不能得力呢?因为他根本...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就是我...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来观察生...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现实,面对这一切事、一切人。...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积罪假...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们很多时候会说为了求平安吉祥...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安法师答: 本师释迦牟尼佛...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通分。 一释题名者。诸佛法身...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改变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的命运,这个重点就是你要先改变你的内...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这个自身的事业,就是维持生...
问: 《无量寿经》十八愿说的至心信乐,标准是什么?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宏海...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是你内心的...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堂(或其他预定殿堂)静候。...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在自己的身体里面,这个后果很...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的人生观。现在一般人最大的毛...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多时候想参加师父讲座听课或...
元晓大师,新罗人,西元617年生,20岁时剃度于黄龙寺,28岁时与义湘初识于普...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记数时就不能专心口念耳听了...
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念阿弥陀佛,但是在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或者冷不防受到...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
问: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好现象,是由于我...
问: 我越是修行,越觉得自己差劲,越来越惭愧,越往自力方面努力,感觉不太想佛力...
念佛行人最难的就是厌离和欣求,为什么最难呢?娑婆世界尽管很污浊,很苦难,但我们...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点点滴...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那时候,有一个叫刘度的人,他居住的乡里有一千余...
人处在这个世间,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么顺利?遭受一点苦难,做事困难重重,不要去...
问: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所谓火烧功德林,就是嗔恨心起来了。...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业,使这个境界来报,果报不定...
希望诸位平常坚持十念法能够好好用功。不需要太长时间,但是坚持能增进福慧!以下为...
现代人把这个婚外恋,还认为是一个很浪漫、很时尚、很现代的生活方式。不了解这里面...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深深地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会发生不好的事情。他让我烧...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欲六尘的。所以净土是一个出世...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
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一个词:三观。三观就是一个界定的标准。当我们说某人和某人三观不...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的修...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当然这是一个有相的观察,或者我们也可以根据无相的观察,思维无常无我的道理。这个...
【原文】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从净土的角度看,净土宗是不是...

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佛门是劝人向善的,所以愿意皈依三宝。但由于对佛法的不了解,...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以上十事,都是做人失败的原因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念佛人与不念佛的人鲜明对比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万缘放下」

每个人都有光,只是大小不一样

这样的老实头,就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熏习的好处,我是自己证明的

下品三生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着最省力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莲池大师为什么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恳恳劝人看教

两悲相感,当下就把我们摄受住了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放掉妄想,才有办法对治它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不能悟得「空」,必然会起情绪变化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念佛心是攀缘吗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修净土法门不要自卑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工作要赶,而不要急

当别人遭受痛苦时不要幸灾乐祸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这是晚年最要紧之所在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儒释道是一家吗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岭东第一禅——僧稠大师的故事

怎样供养功德才大,这些是供养时应注意的

出家人对父母的孝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真的好怕死,怎样才能不「死」

让业力沉淀,带业往生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推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我们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彭际清居士: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你要经常反省自己,准备好了没有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天台宗传法仪轨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家人都不信佛,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唱着无涯歌,走向极乐国——新罗元晓大师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时时刻刻勿令暂忘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是对佛的愿力认识不足吗

娑婆世界是钱上之蛇,极乐世界是蛇上之钱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至诚念观音圣号免遭屠城

【推荐】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去对待逆境与业力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卖斋立毙的故事

「十念法」念佛仪轨

【推荐】观男女二根极其污秽,才能破除淫欲之魔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净业行人应当远离这十种地方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曾以为非,今则为是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嗔是在你心中活动,伤害的正是你自己

由于不听闻此法,有一亿菩萨退转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