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47页)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

这些病都来自于身见

[坏诸欲堑],这也是一个比喻。堑就是护城河啊,它很深也很广。这就表明我们众生的...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

律宗大德广化法师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有一位就是南普陀佛学院院长广...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匠,融通宗门教下,先挑临济法...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人处事不要严格要求别人,应该...

唐代高僧怀感大师

在佛教的教法中,净土法门是貌似简单、容易,几乎没什么道理,支撑的也就是净土的三...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依信愿念佛,回向往生一法耳。...

沙弥转龙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讲一个修道者,...

平常颠颠倒倒,临终很难有正念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练自己不随境转。 不可能说...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止。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心性本来具足,但要靠因缘来成就

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蕅益大师二十五岁开悟,他自己承认了)。...

听闻了佛法,你必须去修才有用

我们诸位道友,我们现在要是帮助别人,劝化别人也信,你自己没有得到力量,人家不信...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蒙光触身获益愿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

守培法师:念佛四十八韵

一 念佛最高古,能离生死苦; 托生宝莲华,安居极乐土。 释迦亲口宣,远公为初祖...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取...

念佛也是开发智慧的胜妙方法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疏》:乘弥陀愿力摄持...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就是放纵扩大自己的错误;如因...

念一天地藏菩萨的圣号,功德有多大呢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阁,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能解诸众生,一切烦恼缚,至健...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观佛,礼佛,画佛,皆名作佛...

精进念《地藏经》,现世转化恶业

我有个弟子,银行亏空九千多万,没办法偿还,判刑二十年。她在监狱里头就念《地藏经...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布在一切众生身上,这样出家无家才能以大家为家,以众生的心...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险。甚至大家有可能会接受不了...

一念至诚,必有所感

一念而飞一光,这是善导大师他所示现的,无论是中土还是这个天竺都认为善导大师是阿...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你这个信愿持名一念契入到弥...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我们同情一个人,就能让他一下...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

问: 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高科技跟计算机代替了人力,所以很多公司行号不得不大量...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恭敬中求的,如果我们见到佛像...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佛开示救度,从龙趣里面出来之...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原文】 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醭①。龙天...

看护病者,八福中第一福田

人在患病时往往力不从心、身心苦痛,特别需要关怀照料。而照看病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戒能长养一切诸功德

这是说戒能生长一切的功德。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怎样去立呢?就是持戒。你...

「无」为入禅的方便法门

讲到话头禅,事实上话头禅并不是一个发明,而是很多唐朝的大祖师们,在非常灵活、随...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第五首偈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在《高僧传》讲到唐朝有一个叫僧藏法师的。这个僧藏法师出家以后,白天修福,晚上念...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师,在《高僧传》上说他是博学...

妄想最怕时间的考验

我们不是利根人,怎么办呢?先从不动下手,不要动。一般修《楞严经》的人有一个特点...

你是要面对太阳还是面对黑暗

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 是名菩萨广大意乐。 这个...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法师属于一脉相承。那么他对于...

为什么要提倡念《地藏经》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有我的原因 我提倡念《地藏经》也有我的原因的。我们众生造的...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这部经的道理,你应当守护,...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说大菩萨有十种行持,可以远离...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倒过来。本来我们这个心从本体...

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

别让心太固执 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那你们迟早要成佛,为什么要...

木鱼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说木鱼的故事。以前有个歌...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则仍不能将佛性发挥出来。 佛之教法约有二: 甲、即为一...

念佛号时很快就打瞌睡,这是业障吗

问: 师父您好!弟子在打佛七期间,念佛号时如果心里不起念头,很快就打瞌睡,脚都...

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间就像为旅客开的一个客栈,投...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梦中你碰到危险事,只要一念,...

华严祖师杜顺和尚的故事

《华严经》八十万字,皆为甚深广大法界因缘与因果,非常难以明了。这大福报就好像电...

乌鸦和孔雀的故事

现在这个时代在佛经里边叫做末法时期,在末法时期有一个典型的状况,也就是说大家都...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的空法。很多人一旦学习到空,...

做了恐怖的梦,就是不吉祥吗

【普眼现见主山神,得令一切众生,乃至梦中,增长善根解脱门。】 这位普眼现见主山...

少许奉养父母就能得到大福报

《杂宝藏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久远世以前,古印度波罗奈国有一个长者家的孩子,名叫...

对治自己的缺点毛病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强盗出身,但他醒悟过来之后便出家修行。他的实际...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不动,然而他的应化身可以周遍...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讲一件可能不太为人所知...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无边的果报

种种的方法,个人的用心不同,经常用这个心,你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心,没有觉...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同学也好,我觉的培养慈悲、谦...

不往生到极乐世界,只有祸害没有利益

佛陀又叫舍利弗尊者说道,我看到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大利益...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足着华严的境界,华严在事法界...

苦难众生最后的机会

这部《无量寿经》是由诸佛如来所特别加持护念的。首先说,说出这部无量寿经的时候,...

隋代高僧智者大师

所有的佛教宗派祖庭,基本上都在西安,只有一个宗派天台宗的祖庭,在浙江的台州天台...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遍历了四大名山。他素来听说...

入一无妄,彼六根一时清净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所以佛陀...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清净这两个字...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

念佛一法,顿得成就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断一份惑,证一份真,它有修行的很明晰的阶...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

狗转人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华庵。我自己身为其中的一员...

如是持念,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的清净平等心流现出来的。这清...

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佛进一步开示,地藏菩萨因地久远劫来的威神誓愿不可思议,就能够利益众生。如果未来...

「辗转施」的功德更大

往往有这样的弟子、这样的道友,若他给我一件东西,他的心里想,顶好是我用一用,用...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

禅门里的「大死大活」与「悬崖撒手,绝后再苏」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是修行,最痛苦的事可能也是修行。为什么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是修行...

宏海法师:佛法的时间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临终时老实念佛,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真能够念到一心不乱,这个人...

一句弥陀就能成佛,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

问: 法师,既然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为何讲法四十九年? 宏海法师答: ...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发心不正的话,你的发心不是为...

到极乐世界能得寿命无量,修行永不退转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向舍利弗尊者说道,在极乐世...

想让佛菩萨加持,自己也要积极努力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 大家来参加念佛,通过一点一点学习《观...

转凡成圣并不遥远,只在一念之间

一声大磬响,妄想顿时亡,思惟真心与妄想,又是怎么样。 昨天上课我们了解了,《观...

禅宗的无味之味

参禅这个修行方法我个人认为是佛教诸多法门中最奇特的一种方法。说它奇特乃是因为所...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业能转不能转?如果定业不能转...

面对生死,舍身就能欢喜解脱吗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有哀伤,更像是个小小的庆典。...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也讲人临命终时,如果有人为...

【推荐】净土宗的思考,永远要把功德归于佛陀

什么叫皈依?就是:必须要空掉自我! 我们能够往生,是阿弥陀佛的摄受,所以你要相...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第一个,爱重。 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离苦得...

北魏高僧昙鸾大师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号称菩萨皇帝的这么一位君主,就是梁武帝。梁武帝曾经除了跟达摩...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号,就有转化的功能。一句佛号...

清净的寺院里面为什么会有灰尘呢

赵州禅师八十岁那年,被众人迎请到赵州的观音院住持弘化。 清晨,阳光透过郁郁葱葱...

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我吃亏了吗

众生和诸佛,谁更重要? 有一次,寺院里要举行大的法会。从各地而来的法师与居士都...

【推荐】为什么很多念佛人害怕临终没有正念

问: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讲到,在临终时阿弥陀佛和观音菩...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根据《阿弥陀经》里面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