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73页)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一个净业行人当...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该不该说? 大安法师答: 此话不该说。我们身处这个时代,...

痛苦是把双刃剑

众生的疾病都是来自于长久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不和谐。佛陀就说过:如果你长期心里面...

发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心,然后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一个是业力的造作。也就是说,...

印光法师法语一百零八则

本篇从《印光法师文钞》中,精选了大师的法语共一百零八则,这些法语句句真切、字字...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业力现出一个相状,...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去讨论该不该安乐死。安乐死在佛教看来,实际上也属于杀人与...

投生到四天王天的因缘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 成刚法师答: 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

堕胎杀生,障碍往生

堕胎是用药品或其他方法,以侵害胎儿生命为目的,而故意使之于自然生产之前脱离母体...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

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了这样一则新闻:伊朗一个杀人犯被带上绞刑台,行刑的绳...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我们...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卑就是谦卑;牧就是...

莫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或当作是寄托理想的乌托邦;...

既知死后无情义,早把生前恩爱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你的增上一点都没有帮助。就是说你受了无量劫...

你的佛号为什么没有力量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必定救拔;三、无常迅速,把握当...

诵《金刚经》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多,也非常好,如:家和万事兴...

禅修不能被「缠」住

现在社会上一窝蜂地禅禅禅,我倒有个隐忧,担心大家被缠住了。 我是在推广禅修,可...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偏差,即是: 第一,简单的记...

亲身经历的观音菩萨灵感事迹八则

信佛前后都听过、看过别人讲菩萨灵感的事迹,然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基本上都持着半...

有人遇到鬼神障,应该怎样帮助她们

问: 师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见鬼神,可是她又不知道,她也不学佛,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那我们作为学佛的...

去市场买肉,该怎么做才如法

问: 师父慈悲,我这个问题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因为没有及时问到,我代表几位学佛人士问的。就是说如果本人吃素,...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请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净界法师答: 过人法...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 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忙里忙外张罗着处理后事,最多偶尔念一会儿,这样是否有点颠...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生活和修行的意义

问: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现实生活和修行的意义?修行者应该如何追求福德和功德? 静波法师答: 福德,福就是...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我们要念好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避免和改正。 念佛最忌讳的首...

神通只会障碍你的解脱

现在一些人学佛修行的目的不纯正,有的人是为了求福报,有的人是为了求神通。对德行...

善导大师的十段精彩法语开示

《般舟赞》,善导大师有十段法语的开示,也是同样在显示阿弥陀佛愿力慈悲救度,念佛...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为重要? 净界法师答: 理观,简单的讲,就是对道理的观察...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要怎样将一心归命巧妙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净界法师答: ...

假如生命只有三个月,该怎样珍惜和利用

一天中午,法堂里坐了二百多人听我开示,结束后,大家要求照集体相。此时,一位年龄...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统观念出发,对出家行为产生...

一个人没学佛时,他就是要依靠某种东西来过日子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变灭],就是四相(生、住、异、灭)...

星云大师的养生之道

星云大师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在51年前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

您听过回声吗?有一种回音壁,弧形的,两端相距有几百米,一个人在回音壁的一端说话...

会观照的人,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管士农工商、政经名流,甚至演...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的世间洪福。但世间福报也是在...

我们的痛苦,佛菩萨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都有一个本质性的特点,就是苦...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管我们生命当中发生什么事情,...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的判断,什么是盗贼、什么是...

「施食」就像家里关着门做慈善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问到,其实施食的前提就是大悲心。 施食,这个法门是...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什么东西。 汝...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福报、消除业障、积功累德、报...

一旦遇到高级的魔,你就会迷失方向

我们现在人所谓的神通都不过是阿猫、阿狗的雕虫小技。《楞严经》里有五十种阴魔,那...

十种礼佛方法

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心统一的话,拜佛功德无量,经...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他的朋友就问他:为什么你总...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是打架斗殴。因为喝了酒就...

生命被杀时,那种恐惧是没办法形容的

我们有一次放生,在放生法会结束的时候,发现有一只小鸟,它不往外面飞,却飞到客堂...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为什么要三番劝愿,不断地劝...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称普贤萨埵、普贤大士、普贤如来、遍吉...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阿弥陀佛不能改变你...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但如果遭到家人或亲属反对,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随缘还是应...

普贤菩萨难满众生愿

讲到这个地方,想起来普贤菩萨过去在一个寺院里做行堂。出家人吃饭都聚会在斋堂里边...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必须去走一走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疯人院、老人院、医院、火葬...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婆之本末。也就是说,我们要知...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的助念吗

问: 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对念佛往生依然没有信心,一直存在着不安与恐惧,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助念,可以吗...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

我们哪天离开过这具骷髅

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为多多地需求,都是长养爱欲的...

坚守自己,不随波逐流

有一位富翁,垂垂老矣。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了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希...

弘一大师《经典法语集》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

容恕我罪慈氏忍,原谅他非大悲心

容恕我罪慈氏忍 原谅他非大悲心 平等愿力精进行 智慧禅定戒珠明 容恕我罪慈氏忍...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竟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乃是古佛再来,称为正法明如...

自私最差劲了,要找机会奉献

乔布斯有句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我们今天把乔布斯的话改变一下,我们活着就是...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那如...

每一种果报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

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呢,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它是有一...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否,临终处理至关紧要。如何引...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来,那你应该学吃亏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现在我们也知...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个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个是比较...

浮躁往往使我们不能坚持和忍耐

人性的浮躁与懒惰往往使我们不能坚持和忍耐。 如唐代沩山灵佑禅师去江西百丈山参百...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勿因读大乘经,或遇宗、教、密...

十种忏法能将罪业忏除清净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十种忏法: 一者明信因果。 ...

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

《心经》能破三种障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

这七种情况下千万别杀生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积集恶业,世代相传,成为风俗习惯,不明白有...

怎样念佛才更有效果

一、高声念: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对治昏沉懈怠,驱除相续...

哪八种过失会让我们不能生起智慧

我们来看看,要什么因缘会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慧,这个地方我们哪些因缘要避...

了知苦空无常理,生安养欣乐心

是经附文,临终方诀,最为切要。修净业者,所宜详览。若兼诵经,获益弥广。了知苦、...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

服用动物制品,则是不知惭愧

所言天冷身弱,衣丝绵者,必须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冷弱为名,以自图华美轻快,则...

杀生戒解说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绝有情生命。杀戒以杀人为重,...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有逆境的修法,顺境有顺境的修...

令众生堕落恶道的十种恶习

【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也是要有智慧,要知...

为何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法。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个立...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

禅宗里的无念是怎样一种境界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六祖慧能大师《坛经》的主要宗旨。《六祖坛经》是...

如何对待世间种种困难障碍

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不贪欲 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之根本烦恼。 贪欲者,大...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为甚么有人富贵,有人贫穷呢...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五戒中,杀戒亦放于第一位,显...

无常不是说着玩的,要正确去面对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了。时间是迁流的,世事是无常...

对来生的轮回有所期待,该怎么办

如果我现在已经养成一种对来生有所期待,怎么办?那我们看下面一段,我们要思惟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