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68页)
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断了我所有念佛的功德?又者,观身不净它是一种对欲望的强制...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生寿命无有准定,劫末人的寿命...
如果有一个人,我们没有惹过他,但他一直给我们出难题,那我们就应当生惭愧心,请诸...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以为观想好像...
对净土经典的熏修如果没有达到熟悉的程度,我们的举心动念,遇见事情时的判断,还是...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
一名有洁癖的县官雇请一厨师。一天,两人为以什么为净争论起来。厨师认为以水为净,...
我们从因缘果报的角度來观察生命,发觉生命有很多的差別相:有些人现男众的身相,有...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
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如果我们能够如法持戒、如法发愿,有这种...
虽然阿弥陀佛是管大家生命结束时的往生,而药师佛是管大家的现实生命远离灾厄。那么...
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侍奉父母是人类高尚的品德。佛戒虽有...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站在那个空的角度来忏悔。 师父:是,这样会比较好。 问:...
药师法门,又叫延寿法门。当有人死相现前,神识出窍之时,其亲人若能为其皈依药师琉...问: 法师您好!我跟妻子结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生了一场大病尿毒症,到现在做透析治疗两年了。家人一直催我...
第一是心远离安乐。一个经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识是不安宁的,总是烦躁不安的,...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彻悟禅师等,末了都归于净土...
当你不再对他人进行任何要求时,你获得的是内心的自由,而当你为他人开始付出时,你...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非但无由亲证本有真如佛性,...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清净光洁,湛寂常恒。无生无灭...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杀。 二者之中,淫则稍知...
第一节 什么是六斋日 八关戒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的。前面说过,阴历的初...
阴德就是说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帮人家,不用宣传,不用图名图利,这就是修阴德...
功德宝山神咒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南(nan...
日诵九百遍,救了两只眼 李怀瑾,江苏睢宁北乡车家店人。科举考试未能成名,清朝末...
得了绝症怎么办?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决的问题。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呢,还...
达摩祖师,在印度贵为三太子,他爸爸想要他继承王位,但达摩祖师觉得最值得追求的还...
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问: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给别人超荐亡人,如法吗? 大安法师答: 《三时系念》尽管标明是中峰禅师所作的,...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该怎样去修学净土一法呢?实际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求...问: 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这是正常情况,不是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吊影单栖,专为究明己躬下事。故云:大...
一、信资粮 首先,我们来听听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资粮的第一个信资粮。所谓信,从...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问: 弟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种种五恶五痛情况。在工作中,无论是作报告还是统计,到处充满虚假。所以弟...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国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禅意,就要靠一...
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原来是得益于她服务的老人院里,那...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一念不悟,...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从少年到青年,从俗人到僧人,...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我给大家略略说密宗次第。...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为神鸾。他根据中国的...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有没有觉悟...
经云: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这正是在强调为人处世当中,首先要...问: 师父您好!请您开示,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和《净口业真言》...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怎么知道是阿弥陀佛来了呢?如果是别的佛来我认错了怎么办...
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惟自性乃尔。言性有二:兼无情分中,谓之法...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五辛,但要给家人烧菜吃。听佛友说给家人烧荤腥菜时,不可用...问: 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 大安法师答: 作为在家居士,为病人临终助念,这是一个行善积德的好机...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现代人...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欲方便开演,则尘说刹说,说之...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初发心的同参要向古人学习,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问: 病人已命终或快命终时,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杀生、哭泣造种种违缘,没有助念,使亡者生大烦恼,无复正念,...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发愿,在我们的生命当中...
很多人到寺院求财运,求官运,求平安烧了一辈子香,求了一辈子福,可到最后,他们绝...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
接手书知汝母已于初二日念佛往生,不胜伤叹。虽然,汝等既知佛法,当依佛法,令亲神...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轮回之苦,极乐世界之乐。人生...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念,及金刚念(即有声,别人听...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沉以迥别。大觉世尊,...
军队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职分,除暴安良,并所统之士...
民国时,苏州有位吴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考第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此...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死亡无不经历各种痛苦。穷人有...
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初学佛的时候总是有所求的,或是希望家庭祥和、事业顺利,或是希...
今晚我有机会在此与各位宣讲佛理,真是高兴。现在我要提出一个问题来讲,就是:人生...
如满禅师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为朋友诵经超度。一年之后,他前往扬州的途中,却...问: 《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成刚法师答: 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体性空寂,法法皆实相。...
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来,根本是谈不上律制的。所以僧人少...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只是种善根而已,算为佛教徒,...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现为成见、价值观、思维模式、...问: 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慧广法师答: 先说个题外话,大家平缓一下情绪,不管修不修行,...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佛陀每次宣说戒条前,首先要...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止的体性,请大家看附表第...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种功德:第一个,明了。所以你...
我们怎么把一个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的佛号,让你的心能够在佛号多安住?你注意...
貌似现在的人都有点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觉得不自信! 害怕失去,不敢面对现实,执着...问: 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在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是否也尽可能在数小时之内不要触碰它们? 大安法师答...
六妙门之第四是「观」。行者若修习观门,则能生起九种不净的观想。 众生从无始来,...
修行之人,要息心静养。汝名静庵,何不顾名思义,一味无事找事,弄得一切人讨厌。自...
有人问我,如果梦见佛菩萨,这是正知正见,还是迷信呢? 梦见佛菩萨是一种现象,这...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
人生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生,二是死;生之不易,死更艰难。为了生存,种种努力奋...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不观末法众生,神识飞...念佛人平时有真信切愿,无一不得往生者,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作问讯顶礼等相,而死后身体柔软洁净,颜貌如生,又...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问: 法师您好!弟子修行净土法门并且吃长素。一个朋友想找我合作,拍摄中餐厅的菜谱。请问这会不会涉及间接性杀...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睛也出现严重毛病,看东西出现闪光、黑影、重影等症状,我心...
观汝书言学生话,不禁令人好笑。今说一喻,譬如太医院御医,凡医书,病源,脉诀,读...

有这么一位佛教僧人:从2009年7月起,他在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深圳、梧州...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为什么我们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净土学人要做钝功夫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净与不净都是心在起作用

有三种「火」在干扰我们的生命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持戒」与「修善」的差别

阿弥陀佛不只是管往生

真正地孝顺父母,一定要让他们归信三宝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突发脑溢血,念药师佛化险为夷
父母要我放弃病重的妻子,该怎么办

起嗔怒心会引起的三种过患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布施就能够获得幸福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了生脱死的门径--八关斋戒

做了好事被人骂,还要很高兴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

日诵九百遍,救了两只眼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为何达摩祖师要拆了刚建好的茅篷

五蕴明明有,如何照见空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超荐亡人如法吗

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往生净土的三部曲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心中有春天,所见所闻无不是春意盎然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觉悟的三个层次

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修行不要搞得太复杂了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在家居士可以常替亡者助念吗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临终遭此变故,还能往生吗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福德不具,万事不顺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念佛人该如何办丧事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念佛不可过猛,须按自己精神气力

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

各行业人员修行须知

错失良机的吴引之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

观想的供养能否得到真实的福报

人生在世谁最可靠

一朵可以辨别是人还是鬼的红花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在家居士可以批评出家人的过失吗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戒律的十大利益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你的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对自己没自信该怎么办
动物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

九种不净观法

修行之人,需息心静养

佛教是如何看待梦的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现代人的十大死因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真信切愿必定往生,不必以功夫浅而怀疑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拍摄荤腥菜谱会涉及到间接杀生吗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