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107页)问: 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但是我们祈求佛菩萨加被,不是外求了吗? 慧律法师答: 你还是众生,求没有关系。...人世间有很多人都能够忍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状态下,还是过得很快乐。孔子的学生颜回住在穷困的陋巷里,...问: 为什么《金刚经》一直强调法身慧命的重要呢? 传喜法师答: 因为法身慧命是我们生命的高级状态。如果忘却...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马圩,这个马圩居士是杭州的一个地方官,他的父亲也是做官,...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现在不但出家了,连戒也授了,我的信心是怎么建立的呢?我把这段时间的思想震动写出来,供养...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aya-pitaka)、论藏(梵语abh...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割肉饲鹰、舍身喂虎,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动物的生命,从而平息...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是一个孝子,大孝子,他把自己的母亲迎到寺院,就引导她念佛...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面色黄黄,自觉是全世界最苦最悲的人,没有人会了解。我已经...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听到这句话我们就知道念佛法门,在整个普遍大众中是有许多人修学...我们现在每一个念头都与佛相同,所不同的是佛已经开悟无烦恼了,而我们却仍被烦恼所遮盖。念头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问: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解决后生大事之前,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 常敏法师答:...问: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慧律法师答: 这句话就是妄想。讲先有业力也不对,讲先有六道也不对,因为业...问: 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答: 往生是要靠平常下功夫的。如果临命终能够有端...问: 如何在工作应酬中不犯不饮酒戒? 慧律法师答: 这个很简单,如果领导请你们喝酒,你就方便妄语跟他讲:医...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有人告诉他:「只要每晚用最好的柴拜火神,钱财就会如热火般滚滚...「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乐、人人离苦得乐,所以不断地倒驾慈航来人间,在佛陀《本生...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终将结果累累。小小的一个心...什么是成功呢? 在古人看来,封侯拜相,加官晋爵,都是成功,大家知道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有...以般若波罗蜜多命名的经典,其中,玄奘翻译的六百卷般若经部头最大。《心经》、《金刚经》都属般若系统的经典。玄...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师父告诉我们: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念头是开关,一开就...今天继续探索因果,因为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播种一粒冬瓜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竟然结出了一个南瓜。...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先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罪?有罪吗?有一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第二,什么是佛法?第三,我们信仰什么? 现在一起来探讨...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在佛教里头主要是诸佛菩萨的名号。我们常见的有:南无阿弥...有位女士的说话音量惊人,即使只对一、两个人谈话,也是非常大声,尤其是在群众中,只要她讲话,别人的声音都听不...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我们的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来真的只有闪电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在这闪电般的功夫里面,我们吃了多少的苦...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伤。看得清喜怒哀乐,却做不到置身事外。 明奘法师答: 心...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门,无论是有知识的,无知识的;贫的富的,贵的贱的;都能摄受,都可以接引。但在接引之中,个人...谈弘法 关怀民生,要去观察社会需要什么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您认为佛教缘何能流传千百年依然香火旺盛呢? 达...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吃茶去》,讲了我们要安住当下,如果你是学生,那就安住当下好好学习;如果你是老师,那...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断烦恼》,讲了当我们有了高素质,有了觉悟之后,我们就不会再去埋怨自己命运不好,并且...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进努力,我们就能走出烦恼的深渊。只要我们秉着佛教教导我们...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进努力,我们就能走出烦恼的深渊。只要我们秉着佛教教导我们...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住数日后,他惶恐地跑来找我,战战兢兢地问我能否为之调换...持名念佛,就是常常专持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 我们念佛,是因为阿弥陀佛在过去因地时,发了四十八愿。 他在...有一棵大树,上面有个鸟巢住了两只鸟──一只公的,一只母的。它们为了储存冬季的粮食,采了很多水果回来,将巢放...略说发心学禅行者,应须注意五法:一、闻。二、厌。三、愿。四、觉。五、勤。 一、闻者:愿乐闻法,以自照心,引...(一)吃肉易得心脏病 美国每年至少有一百万人患心脏病,其中六十多万人不治死亡。美国的心脏病研究委员会研究报...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所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见浊是指邪知邪见...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亦是个体立身成业的基石。 道德内蕴二重价值结构,道乃终极价值系统,无形无...敌视父亲20多年的女儿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痛哭不止。有人问她:你是不是还很恨父亲呢?她回答说:我早就恨累了啊...我们的心─了别外境主要是前六识,这当中前五识是明了,第六意识分别。比方说:我现在看到这个花,我非常欢喜,我...承诺就是答应别人、对别人所许的诺言,务必兑现,也就是守信。 孔子曾经譬喻:人而无信,正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问: 《妙法莲华经》说我们原来是佛,现在迷了,那我们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后,还会不会再迷呢? 大安法师...末法时期修行对我们来说,具有着种种的魔障,如果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一旦缺乏正知正见,就会陷在种种的邪见里。这...在一座深山里,有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庭一般。其中有只猴子特别精灵,什么事都想带头当领导,但是...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整个修学的重点,事实上就是包括...佛陀在信众集会听经闻法的场合要阿难把糕饼分送给在场的人。阿难按照一个人一块饼利和共均。分到一位美丽女子面前...
这十种的利益, 第一种叫安住仪式。 你天天参禅打坐总有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个仪...真谛和俗谛是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常常从两个层面阐释的。一个是从理上,理体真谛一法不立的空性来谈;一个是从事相...问: 据说葱蒜有防癌作用,净业行人能否食用? 大安法师答: 葱蒜等属于五辛,佛的制教是不许可食用。何以故?...「人生」这两字看来很简单,但是最复杂的就是人,例如生老病死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无法理解,还有人我是非等人事问...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斋天的时候,搭着祖衣,还磕头,乱七八糟。斋天的天最多还是...我们经过理观跟事修的修学,怎么知道自己有进步呢?可以从三方面来检查自己。 【大】:什么叫大呢?就是绝待圆融...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但是,真正...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法句经》 一、节身慎言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自处?节...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谤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一、贪欲的起因 贪是众生的通病,在欲界称为欲贪,其性...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 《大集会正法经》 一、大悲心为父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经...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至终无忧患。 《善生经》 一、精进的意义 贪逸恶劳是人的通病。由于贪逸...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一、布施贤者的功德 在佛经里...「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此句节自傅大士的禅诗。 傅大士本名傅翕,是梁武帝时代的...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六祖说:「沙门应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是来自何方,...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法会法语序 印光乃西秦百无一能之粥饭庸僧,宿业深重,致遭天谴。生甫六月,遂即病目,经一百八十日,目未一开,...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烦恼,也是轮回的根本,更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包含老、病,...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中的修行,能够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佛法,就是修行。因此,佛教...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团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用意在培养一个人出众的威仪...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无受...经云:「宁静安详者,禅定中来。」参禅修定是佛教的重要修持法门,透过禅定的功夫,以显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古...人类乃至一切众生,要生存于天地之间,「战斗精神」无可欠缺。大至佛陀超俗出家、降伏内外众魔军,得证圆满佛果,...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问题,而且...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已渐消亡,到现在已...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联合早报》等报章媒体上刊登广告,提醒大家以护生代替放生...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任怨地为五百位婆罗门修行者张罗饮食,并且将道场布置得很整...问: 请问师父,我之前跟一位法师学法,后来发现这位法师所说的内容,有违佛菩萨及祖师的教法,我想离开他,这样...问: 请问师父,有人说,供养弘扬正法的法师,这个功德等于供养十方诸佛,请问这个说法正确吗? 了幻法师答: ...问: 请问师父,如果有人恶意诽谤弘扬正法之僧,这有何果报? 了幻法师答: 此果报之惨,当在无间地狱!若白衣...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思义,空虚就是指我们心里没有东西,是心灵的贫穷与饥饿相;...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号,但是仍然会有生病、烦恼,或遇到种种障缘,这是因为他没...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人生的一切际遇归根于业(行为)的结果,而且也认为业是生死...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律法师答: 在家居士首先要懂法,多看师父的光碟,做笔记...问: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它与圆成佛道是一还是二? 慧律法师答: 天地人合一乃道教和儒家的观念,不属于...近日常有热心居士辗转传发简讯、电子邮件,论及: 慧律法师推荐拜八十八佛、农历五月诸多禁忌,谓将上述两种讯息...诸位的病苦,当然首先引起了我的痛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还能来共同修学佛法,这不能不说太难得!佛菩萨的慈悲...每年农历七月间,中国佛教界,盛行超度救济的法会。一是盂兰盆法会:释迦佛住世的时候,目犍连尊者为救度母亲脱离...《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其...侨萨罗国的国王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喜欢玩剑。 因为当时侨萨罗国很强盛,所以很多小国家都会进贡,而想跟国王交...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
佛法是心法,是否就不能求佛加被了呢
转苦为乐
为何一直强调法身慧命的重要呢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明一法师的出家因缘与信心来源
三藏十二部
佛眼看战争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失眠该怎么办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愿消三障诸烦恼
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轮回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如何在工作应酬中不犯酒戒
商人砍柴能得福?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一千斤的盐
什么是成功呢
《心经》的般若正观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三世因果的理解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纠正不好的习气
人生要有理想
随顺世缘看烦恼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
佛为什么说无相
达照法师谈弘法:关注众生,契理契机
随顺世缘离纠缠
随顺世缘除烦恼
随顺世缘少烦恼
随顺世缘减烦恼
随顺世缘不攀缘
不要自心生自鬼
阿弥陀佛和我们签的合同
莫让「疑念」占据自己的心
学禅行者须注意的五法
吃肉的危险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第六意识的病根
信守承诺的力量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末法修行魔障多
骄傲的猴子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说闲话的害处
